全球学术论文编校服务专家

服务全球193个国家

客服1:1772389736 客服2:123860832 NativeEE_China publish@nativeee.com
010-64125081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周六至周日 9:00-17:00

学术指导Academic guidance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指导 > 新闻资讯

2016 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工程与材料科学部

2016年01月09日  阅读数2100

工程与材料科学部

    工程科学与材料科学是保障国家安全、促进社会进步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民 生活质量的重要科学基础和技术支撑。工程科学与材料科学基础研究坚持立足学科前 沿,密切结合国家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以国家目标导向和前沿领域探 索的有机结合为落脚点,积极促进基础研究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加强自主创新和源头创 新,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推动学科健康发展,不断提高我国在工程与材料 领域的科学与技术水平和国际影响力。
    工程与材料科学部一贯支持学科前沿领域的探索研究,鼓励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 注重从工程应用实践中提炼关键科学问题和提出基础研究内容,特别是具有我国特色 的、对促进我国相关产业发展和提高我国国际影响力有重大意义的基础研究课题。在选 题方面,优先资助具有重要科学研究价值和重大应用前景,并有可能成为新的知识生长 点的基础研究,优先资助能够带动学科发展、结合国情并有可能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研 究项目。
    2015 年度接收面上项目申请 13 911 项(不予受理  300 项),增幅为  30.87%;资助2 794 项,直接费用 177 270 万元,直接费用平均资助强度为 63.45  万元/项,资助率为20.08%,同比有所下降(2014 年度为 23.28%)。
 

工程与材料科学部面上项目 2015 年度资助情况一览表
金额单位:万元

科学处 资助项数 直接费用 资助率(%)
材料科学一处 金属材料 214 13 743 20.56
 
材料科学二处
无机非金属材料 303 19 388 20.29
有机高分子材料 217 13 852 20.55
工程科学一处 冶金与矿业 296 18 983 19.71
工程科学二处 机械工程 545 34 442 20.46
工程科学三处 工程热物理与能源利用 215 13 746 20.69
工程科学四处 建筑、环境与结构工程 560 35 040 19.69
 
工程科学五处
电气科学与工程 191 12 078 19.69
水利科学与海洋工程 253 15 998 19.43
合计 2 794 177 270 20.08
直接费用平均资助强度(万元/项) 63.45

 
    项目申请中请注意以下问题。
    (1)鼓励结合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需求进行选题,优先资助具有 重要科学研究价值和重要应用前景的基础研究项目;优先资助结合国情和我国资源特点 的基础研究项目;优先资助能够引领学科前沿、带动学科发展、能形成我国自主知识产 权的基础研究项目。
    (2)鼓励申请人提出具有创新学术思想和有特色的项目申请,开展实质性的学科交 叉和合作研究,促进本学科和相关学科领域的发展。但必须指出的是,项目申请必须有 所申请学科的具体科学问题。
    (3)注意项目申请的基础性和创新性,注重凝练关键科学问题,研究内容应集中, 突出研究重点。
    (4)对于承担过科学基金项目并已经结题的项目负责人,要求提供取得的具体研究成果或项目进展,并注明近 4 年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的论文。所提供的基本情况务 必客观和实事求是,否则将直接影响申请项目的评审结果。
 

材料科学一处

 
    本科学处资助以金属体系为主体的各类材料的基础研究。 申请书需要体现基础性研究的性质和价值,提出确切的材料科学问题和有特色的研究思路,目标指向推动学科前沿发展,或者推动国家重大需求领域的科技进步。 本科学处资助的范围包括:金属及其合金、金属基复合材料、金属间化合物和类金属等金属材料的化学成分、微观结构、合金相、表面与界面、尺度效应、杂质与缺陷等及其对金属材料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影响的机理;金属在热处理、铸造、锻 压、焊接和切削等制备加工中的材料科学问题;金属材料的强韧化、变形与断裂;相变 及合金设计;能源、环境、生物医用、交通运输、航空航天领域金属材料中的材料科学 基础;金属材料与环境的交互作用、损伤、功能退化与失效、循环再生机制及相关基础; 有关金属材料体系的材料理论基础;结合金属材料的基础研究,发展材料研究的理论方 法、计算方法、现代分析测试方法和大数据分析处理方法。
2    015 年度本科学处接收面上项目申请 1 041 项,增幅为 30.45%;资助 214 项,直 接费用平均资助强度为 64.22 万元/项,资助率为 20.56%。
    从申请数量看,亚稳金属材料领域、功能材料领域和表面工程领域连年名列前茅。希望申请人在关注热点、前沿领域的同时,还应该潜心关注金属材料领域内超越材料体 系自身的共性科学问题和研究思路;对传统材料中基本科学问题的再认识和新理解也应该给予关注。各个领域的申请应注意凝练科学问题并突出特色思路,特别是材料工程领域的申请,尤其应该注意从工程和技术问题中提炼出具有一般意义的科学问题。交叉学 科的申请不应偏离金属材料学科的资助范围。
    本科学处将以面上项目群的方式,对瞄准国家重要需求或者有望取得重要突破的领域适当加大资助力度。2016 年度重点支持方向包括:①面向重大工程的高性能铝材在制 备加工过程中的微观结构调控与缺陷控制;②多维、多尺度、多层次结构复合材料的优 化设计原理及制备方法。
 

材料科学二处

    本科学处主要资助无机非金属材料和有机高分子材料学科的基础研究。

无机非金属材料学科

    无机非金属材料研究领域支持以无机非金属材料本身为研究主体的基础研究。随着 材料设计理论的发展和制备技术的创新,诸如高 Tc 超导陶瓷材料、智能材料、生物材 料、能源材料以及纳米材料等新型材料的不断涌现,使得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研究也日趋 活跃。目前,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研究中,功能材料向着高效能、高可靠、高灵敏、智能 化和功能集成化的方向发展;结构材料向着复合化、高韧性、高比强、耐磨损、抗腐蚀、 耐高温、低成本和高可靠性的方向发展。在发展新材料的同时,传统材料也不断地得到 改造、更新和发展。无机非金属材料在信息、生命、能源与环境等科学中的应用越来越 受到重视。
    2015 年度本学科接收面上项目申请 1 493 项,增幅为 21.88%;资助 303 项,直接 费用平均资助强度为 63.99 万元/项,资助率为 20.29%。
    从近 3 年申请的项目来看,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研究涉及面广,交叉性强,申请项目 数逐年增加。申请项目中,功能材料较为活跃,申请数占 56.48%,体现了较强的新颖 性,形成了诸多的学科热点,如纳米材料、铁电压电材料、碳素及超硬材料、光电信息功能材料、复合材料和光催化材料等。其中光电信息功能材料领域的申请数量近几年来 一直占无机非金属材料领域申请数量的第  1  位(本年度约占 18.8%)。新型能源材料、显示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等领域的申请仍然较多,但需要不断提高其创新性。结构陶瓷 领域的申请单位相对集中,约占申请总量的  5.12%,正向着提高陶瓷材料韧性、易加工性、可靠性和低成本制备新技术的深层次发展。以无机非金属材料为基的复合材料申请 数量也较多,其中功能型复合材料的申请较过去有所增加。从申请书的质量来看,属于 跟踪型、低水平重复、缺乏创新思想和特色、缺少基础性和缺乏无机非金属材料研究内容的研究项目均有相当数量。本学科支持具有创新思想的研究项目,支持无机非金属材料学科与相关学科进行实质性的学科交叉研究。 本学科鼓励结合我国资源状况的新型无机非金属信息功能材料的制备科学与应用基础研究;低维材料和纳米材料的制备新技术及其性能表征的研究、新效应及其应用中的物理与化学基础问题;外场诱导相变材料及应用基础研究;复合材料的表面、界面、 连接度和相容性的研究;梯度功能材料和原位复合材料的研究,“结构–功能”一体化复合 材料的基础研究;高性能、低成本、高可靠性的材料制备科学;智能材料、能源新材料、 生物医用材料和生态环境材料的组成、结构、性能及其表征;无机非金属材料结构(宏 观、介观、微观)设计的理论基础研究和相应的制备科学;用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 提高和改造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应用基础研究。

有机高分子材料学科

    有机高分子材料学科资助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高分子材料制备化学;高分子材料 表征的理论与方法;高分子材料的加工成型;高分子材料的表面与界面;通用高分子材 料的高性能化、功能化;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有机/高分子功能材料和有机固体材料;生 物医用高分子材料;与能源、交通、生态环境、资源利用相关的有机/高分子材料;智能 与仿生高分子材料;特种高分子材料等。
    2015 年度本学科接收面上项目申请 1 056 项,增幅为 36.25%;资助 217 项,直接 费用平均资助强度为 63.83 万元/项,资助率为 20.55%。
    2015 年申请项目较多的领域有: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聚合物共混与复合材料;有 机无机复合功能材料;高分子材料结构与性能;光、电、磁信息功能材料等。
    本学科鼓励在不同层次上与数学、化学、物理、生命、信息、能源、环境、机械 制造、交通以及航空航天、海洋等学科的交叉研究。鼓励在以下领域开展基础研究:高分子材料制备科学(如高分子材料合成的高效性与可控性、特殊功能高分子材料的 制备、高分子材料加工成型的新方法和新原理、高分子及其复合材料的聚集态结构与 性能关系);通用高分子材料高性能化、功能化的方法与理论;有机/高分子功能材料的低成本、绿色制备与构效关系,以及材料的高性能化和稳定化;目标导向的生物医 用高分子材料的基础研究与应用评价方法;智能材料与仿生高分子材料的新概念设计原理与制备方法;手性高分子材料(如手性高分子材料的控制合成、组装与构筑新方 法、纳米尺度上的手性以及手性功能材料);高分子材料与生态环境[如天然高分子材料尤其是海洋生物高分子材料的结构、性能与有效利用,环境友好高分子材料的设计 原理与制备方法,高分子材料的循环利用与资源化,环境治理(水污染治理和大气污染治理等)用高分子材料,高分子材料的稳定与老化]。本年度学科将在柔性电子制造和手性材料两个方向组织面上项目群,鼓励以功能目标为导向的交叉研究,并在资助时予以适当倾斜。

工程科学一处

 
    本科学处资助冶金与矿业学科的基础研究,主要涉及资源开采、安全科学与工程、 矿物工程与物质分离科学、冶金与材料物理化学、钢铁及有色金属冶金、材料制备加工、 矿冶生态与环境、资源循环与利用等领域。
    2015 年度本科学处接收面上项目申请 1 502 项,增幅为 34.35%;资助 296 项,直 接费用平均资助强度为 64.13 万元/项,资助率为 19.71%。
    近些年,通过持续的支持,我国冶金与矿业工程科学以国家需求为主要动力,不断 开拓创新,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研究水平不断提高,在我国特色资源领域形成了一批有影响的成果。目前,学科处于资源、能源和环境的焦点,需求与发展的矛盾突出。主要发展趋势是:①学科分化与拓展。从宏观尺度向微观尺度的过渡过程中不断借鉴其他 学科的新方法和新技术,使学科理论不断深入和完善,无论从原生矿物到二次资源,还 是从原料到产品,甚至到设备和宏观资源优化,从微观到介观再到宏观的全尺度范围精 确掌控已经是大势所趋;研究也从对常规系统的研究拓宽到非常规甚至极端过程的研 究。②学科交叉与融合。各学科在越分越细的同时,学科间的联合则越来越紧密,学科 交叉不断增强,新研究领域相继出现,如资源循环科学、绿色过程工程、生物冶金、计 算(机)冶金与材料物理化学等。③基础研究与技术开发联合越来越密切。如矿冶装备、 检测与控制、冶金反应工程学与系统工程,矿冶生态技术的综合集成等,越来越来源于 基础研究的深入和基础知识的更新和创新。④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以及具体的技术开 发和产品开发,各个层面相互协同,从而形成一个整体系统工程,成为学科研究和开发 的一个主要特色。
    本科学处项目主要研究热点领域是:石油天然气开采、安全科学与工程、金属材料 制备加工、矿物工程、电化学冶金与电池电化学等。
    本科学处强调过程、工程中的基础科学问题研究,以工程科学为主。将继续加强学 科交叉和新方法的探索,关注新理论、新概念、新方法及其在本领域的创造性应用。重 视具有我国特色的,提高我国石油、矿业、冶金与材料制备加工行业竞争力方面的基础研究。在资源开采方面,注重采收率、安全与环境方面的工程科学问题研究,在工艺、 过程和设备方面,强调结构的优化与调控、过程强化以及工程化的科学规律。鼓励研究人员长期围绕自己的研究方向开展深入研究,以形成自己的研究特色。在选题方面,优 先资助具有重大理论意义、重要应用前景和前瞻性、有可能成为新的知识生长点的基础研究;优先资助具有创新思想和国内外合作背景的年轻人。对部分环境艰苦、需要较多 资金的项目,如涉及开采现场、火法冶金、高温电(化学)等领域的项目申请,将根据研究内容给予较高强度的资金资助。
    鼓励研究领域:①油气资源提高采收率理论与方法;②深层、深水等复杂油气 资源安全高效开发理论;③矿产资源科学开采理论;④绿色化矿物分离理论;⑤低 品位、复杂多金属矿产资源清洁提取;⑥新型高品质金属材料生产的热力学基础与 冶金理论;⑦冶金过程污染物的形成、输送及控制;⑧矿冶信息采集与数据处理;⑨多场作用下高性能材料制备及近净成形;⑩事故预防及事故中生命安全保障与救 援技术基础。
 

工程科学二处

    本科学处资助机械学和制造科学领域的基础研究。 机械学是研究各类机械产品功能综合、定量描述、性能控制,以及应用机械系统相关知识和技术,发展新的设计理论与方法的基础技术科学,主要包括机构学与机器人、 驱动与传动机械学、机械动力学、机械结构强度学、机械摩擦学与表面技术、机械设计 理论和方法学、机械仿生学等。制造科学主要研究产品高效、低成本、智能、高性能制 造所涉及的各种制造理论、方法、技术、工艺、装备与系统等,主要包括零件成形制造、 零件加工制造、制造系统与自动化、机械测试理论与技术、微/纳机械系统、绿色制造和 智能制造等。2015 年度本科学处接收面上项目申请 2 664 项,增幅为 29.82%;资助 545 项,直 接费用平均资助强度为 63.20 万元/项,资助率为 20.46%。
    重点支持的研究方向是: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学科发展前沿,以及具有潜在的 工业应用的基础研究;面向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和能源高效利用的可持续设计与制造一体化的研究;面向超、精、尖、特(大/重)装备的创新设计、制造原理与测试 理论的研究,包括工艺机理、装备原型样机理论与技术;面向极端工况的设计与制造方法的研究,如尺度从宏观向介观、微观、纳观及多尺度扩展,参数由常规向超 常或极端发展;面向机–电–液–声–光–磁–信息等多学科交叉、多场耦合分析与设计 的方法研究。
    本科学处将立足机械工程学科基本任务,一如既往地支持本领域面向“基础、前 沿、探索、创新”的研究。鼓励在某一领域开展持续性的深度研究;支持前期已取得创新性成果并进一步深化相关工作的基础研究;支持与自然科学和其他工程科学深 度交叉融合、开辟学科新方向的基础研究,特别是与电子、信息、生物、材料和医学领域交叉且以解决机械领域科学问题为主体的基础研究,但不要偏离本学科的资 助范围。
    2016  年度,拟通过面上项目群的方式,在一些基础和前沿领域,如复杂产品设计基础理论与方法、柔性电子跨尺度制造、切削加工数据库共性基础问题研究等,给予较高 强度的资金资助。
    建议在研项目负责人潜心研究,不急于提出新的申请;希望青年科技人员不要参加与本人研究方向无关的申请。
 

工程科学三处

 
    本科学处资助工程热物理与能源利用领域的基础研究。 工程热物理与能源利用学科研究能源在转化、传递和利用过程中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技术理论基础。传统研究主要针对常规能源以热和功的形式转换及利用的基本规律,目前已经扩展到利用工程热物理基本原理对包括可再生能源和替代能源在内的多种能 源转化、存储和利用的研究。内容包括:工程热力学、制冷与低温工程学及热力系统动 态学、内流流体力学、传热传质学、多相流、燃烧学、热物性和热物理测试技术基础、 可再生能源或替代能源利用中的热科学问题以及与工程热物理与能源利用领域相关问 题的基础性与创新性研究。
    2015 年度本科学处接收面上项目申请 1 039 项,增幅为 29.23%;资助 215 项,直 接费用平均资助强度为 63.93 万元/项,资助率为 20.69%。
    目前学科的主要发展趋势是:①基本研究问题的不断深化,如尺度从宏观向介观、微观扩展,参数由常规向超常或极端发展,以及对随机、非定常、多维、多相、复杂热 物理问题的探索研究,而且研究越来越定量化、精确化;②拓展本科学处的传统研究领 域,研究与相邻学科形成交叉的项目(如与物理、化学化工、生命、信息、材料、资源、 环境、安全等领域的交叉研究)。当前的研究热点有:新型热力循环机理和非平衡热动 力学;制冷与低温工程学;复杂系统的热动力学及其优化与控制;内流湍流特性和非定 常流特性与流动控制;微纳尺度及微细结构内的传热传质,辐射与相变换热;清洁、高 效、超声速、微尺度、微重力燃烧;燃烧及燃烧污染物的生成与控制,公共安全防治中 的热物理问题;多相流动相间作用机理和热物理模型;热物理测量中的新概念、新方法; 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能源与环境中的热科学问题。
    本科学处优先资助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把握国际科学发展前沿,具有前 瞻性、探索性,有可能形成新的学科生长点,能够促进学科发展,以及对国民经济和社 会发展有重要意义的基础性研究。本科学处不支持纯技术性产品开发或一般意义的重复 研究。对实质性学科交叉项目、国际合作背景项目、科学基金项目完成绩效突出的申请 人将继续给予优先支持。由此期望能够产生原创性强、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研究成果,促进工程热物理和能源利用领域的基础研究的不断发展。
 

工程科学四处

 
    本科学处资助建筑学、环境工程学和土木工程学等领域的基础研究。 建筑学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是从人与资源环境相互关系的高度,研究区域、城市与乡村、建筑的发展,研究基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建筑学基础理论、规划设计方法和建筑 技术的创新;环境工程学关注的重点是水和空气污染控制与质量改善、废水及城镇固体废物的处理处置及其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的理论与方法;土木工程学的发展趋势在于面 向国家重大工程建设需求,研究工程中具有共性的基础理论、解决带有前瞻性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学科间的交叉渗透、先进实验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应用以及新材料、新结构与新工艺的采用是本领域发展的重要特征。
    2015 年度本科学处接收面上项目申请 2 844 项,增幅 37.19%;资助 560 项,直接 费用平均资助强度为 62.57 万元/项,资助率为 19.69%。
    一直以来,在本科学处的某些领域项目申请的资助率较科学处资助率明显偏低, 学科误报是其主要原因之一。请申请人认真了解学科资助范围,不要以是否在本学科 申请(或获资助)过项目为再次申请依据,并正确填写申请代码至三级代码(六位数 字,仅填写至二级的往往是学科误报可能性较大的申请)。在此,再次提醒申请人应认 真查阅并正确理解申请代码,避免误报:①本科学处与建筑学类相关的领域包括建筑 学、城乡规划和建筑物理 3 个二级申请代码。在建筑学和城乡规划领域资助的是有关 设计原理、设计方法的基础研究,纯粹的建筑文化、建筑美学、建筑心理学以及经济 与政策管理等研究不属于资助范围;在建筑物理领域本学科资助通过建筑设计、构造 设计和建筑环境设备系统设计来实现建筑物理环境的基础研究,但建筑用冷源和热源 设备研发的基础研究则不在资助范围内。②本科学处的“环境工程”主要包括给水处理、 污水处理与资源化、城镇给排水系统、城镇固体废物处置与资源化、空气污染治理、 城市受污染水环境的工程修复等 6 个三级申请代码,交叉学科新理论、新技术、新方 法的采用应注意与环境工程学科污染控制的有机结合,监测分析、环境材料制备、清 洁生产工艺、电子产品废弃物处置等与污染物控制技术原理关联度不大或无显著应用 前景的研究不应在本学科申报。③本科学处的“交通工程”是一个与土木工程密切相关 的二级申请代码,所包括的范围不同于教育部“交通工程”一级学科所包含的内容。交 通经济与交通政策、运输管理与运输组织、交通控制与交通信息工程、载运工具运用, 以及与土木工程无关的驾驶行为、交通安全等研究则不属于资助范围之内。④由于学 科划分的原因,有些研究虽然与土木工程领域有相近的科学问题,但有明确的不同学科的工程背景,这样的研究也应该到相关的工程科学处申请。
    建筑学领域应注重研究我国城乡建设中面临的新的科学问题,注重城市与乡村规 划及建筑设计中科学方法的研究,注重建筑物理、建筑环境控制与节能基础理论的研 究和创新。环境工程领域应注重环境污染控制过程中关键科学问题的挖掘、分析和解 决,注重新理论及高效低耗新工艺技术的基础研究,鼓励优先领域“城市污水再生与资 源化”相关科学问题的创新性研究。土木工程领域应注重复杂结构的设计理论方法方面 深层次的创新研究,鼓励新型结构体系与性能设计理论、灾害作用及结构失效机理与 性态控制、现代结构实验及实测与数值模拟技术等方面的关键科学问题的研究。岩土 与基础工程领域应注重在复杂环境下土工结构物和基础工程的失效机理及控制方法的 创新研究。交通工程领域应注重交通基础设施的规划、设计及维护的理论与方法以及 关键技术的创新研究。
 

工程科学五处

    本科学处主要资助电气科学与工程学科、水利科学与海洋工程学科的基础研究。

电气科学与工程学科

    电气科学与工程学科包含电(磁)能科学、电磁场与物质相互作用两大领域以及电 网络理论、电磁场理论、电磁测量等共性基础领域,所涉及的研究主要包括电能转换(含 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电能转换)、电机系统及驱动控制、电器、电力系统、电力电子 器件与系统、超导电工、脉冲功率、高电压与绝缘、电工材料、放电与等离子体、电磁 生物、电磁兼容、电磁环境、电磁测量、电力传动与运动控制、电网通讯与信息、电能 存储与节电新方法等。
2015 年度本学科接收面上项目申请 970 项,增幅为 18.29%;资助 191 项,直接费 用平均资助强度为 63.24 万元/项,资助率为 19.69%。
    在电(磁)能科学领域,鼓励开展电(磁)能转换、传输、存储与利用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新设备的研究,主要包括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发电、智能电网、电能无线传输、 电能高效转换与利用、电机及系统、电力驱动及控制(含电动汽车、轨道交通、舰船与 多电飞机等)、超导电力技术、电磁能量的时空压缩与传输等以及相关的电气信息、控 制理论与方法。
    在电磁场与物质相互作用科学领域,鼓励在电力装备安全运行及可靠性、新型大功 率电力电子器件、新材料的电工应用、电磁特性测量、电磁脉冲与作用对象的能量耦合、 放电理论及高活性等离子体的产生、电能存储等方面开展新现象、新原理、新模型的研究,特别鼓励在电磁场与生物的相互作用、生命过程电磁信息的提取与利用等方面开展有深度的、实质性的以电磁科学为主体的学科交叉研究。

水利科学与海洋工程学科

    水利科学与海洋工程学科包括水利科学和水利工程、岩土工程和水电工程、海岸工 程和海洋工程三个研究领域,其资助范围包括水文学与水资源工程、水土科学与农业水 利工程、水环境与水生态工程、河流海岸动力学与泥沙工程;岩土力学与岩土工程、水 力学与水力工程(包括水力机械及系统)、水工结构与材料;海岸工程和近海工程(包 括港口与航道、水运与海运工程)、船舶工程与海洋工程。其中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中 的轮机工程受理与海洋环境密切相关和具有本领域特色的科学研究;水环境工程领域受 理以开放性水体和土壤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申请;岩土力学与岩土工程领域受理该领域内 具有共性科学问题的申请和具有本学科特色的申请。
    2015 年度本学科接收面上项目申请 1 302 项,增幅为 34.92%;资助 253 项,直接 费用平均资助强度为 63.23 万元/项,资助率为 19.43%。
   2016   年度拟以提高资助率的方式鼓励和引导以下两个研究领域提交更多的申请:①城市(或者山区)洪涝特性与减灾技术;②生态水利的基础理论。请选择在上述两个 领域内开展研究的申请人在申请书正文第一行中注明:本申请书属于“鼓励和引导的研 究领域”,以便提醒评审人给予关注。
    变化环境下水文循环及极端洪旱灾害演变及预测、流域水文过程模拟与预报是水 文水资源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水土科学与农业水利工程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农田水 热及化学物质运移及其耦合作用、作物节水机理、高效灌排技术与模式及其生态环境 效应等方面;与水环境有关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及重大工程生态环境效应及调控 理论是水环境与生态水利的研究热点;水与经济和社会、环境与能源等密切相关,鼓 励在水资源、水环境与水生态等领域采用学科交叉和集成的研究方法;河流海岸动力 学与泥沙研究重视泥沙运动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河流河口演变,以及重大工程相关 的泥沙问题;鼓励从宏观到微观、从工程到流域的水力学基础研究,以及水信息学新 方法探索;水力机械瞬态过程是当前水力机械领域的研究重点;岩土力学与岩土工程 的研究热点包括岩土体的本构关系、多场多相耦合、变形与破坏机理及工程安全调控; 复杂条件下水利水电结构工程前沿理论研究有待新的突破,环境友好和性能设计是水 工新材料领域重要的发展趋势;海岸工程领域近年的研究热点包括港口航道工程,近 海资源与能源开发及环境保护,极端情况下防灾减灾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重视 船舶与海洋结构物在复杂海况下的运动与响应基础理论,新船型开发与设计方法、船 舶航线安全保障技术、深海探测技术及深海资源开发中相关基础理论,新型水声换能和通讯理论,数值实验与实测技术,以及船舶新型动力装置及绿色技术、船舶安全及预警、船舶智能化及信息化关键技术。 从近年申请和资助的情况来看,水利科学与海洋工程学科涉及面渐广、交叉性渐强,项目申请数和资助量逐年增加。2015  年度面上项目申请和资助较多的领域为海洋工程、水环境与生态水利、岩土力学与岩土工程;申请和资助较少的领域为海岸工程 和水力机械。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3-2023 北京智行图新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5049929号-1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