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iNature
2019年的影响因子很快就会公布,根据以往的公布时间,大约是6月份就会公布影响因子。现在,iNature团队主要关注2018年影响因子大于9的杂志,同时加上一些常见的生物医学领域的期刊,共281本,我们发现:
【1】2019年各杂志IF大体上与2018年持平;
【2】影响因子变化最大的,一般都是综述性的杂志;
【3】巨无霸CA估计还是IF最高,没有杂志可以超越,其达到了222;Cell 35.795;Nature 42.382;Science 40.150,其中Cell较去年增加了些许,波动较大;四大顶级医学期刊: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69.230;LANCET,56.892;JAMA,50.002;BMJ,22.670;
【4】几个国内期刊:Cell Research,17.576(越来越高,呈直线上升);Bone Research, 15.771(短短几年,影响因子变化非常大); Molecular Plant,10.670(估计首次突破10分这个档);Journal of Molecular Cell Biology,4.576;Protein & Cell,6.823;
【5】对于这281个杂志而言,发表的Artticle及Review共129996篇文章;发文超过1000篇的杂志,达到28个杂志,其中Nature Communications发文最多,达到了7873;其次是PNAS,达到了6448。超过1000篇文章的杂志共28个,其总数达到了70612,占到总发文的54.32%;
【6】综述类的杂志,一般发文量都比较少;
【7】总引用数最多的是Nature Communications,达到了91845,由于文章较多,其预测的影响因子11.67,与2018年的影响因子变化不大;其次是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达到了73488;排在第三的是Nature,是72771,由于Nature是综合性期刊,发文数高达1717篇,最后预测的影响因子是42.38,与2018年持平。
最后,还是要根据六月份Web of Science公布的IF为准,现在是预测的IF,仅供参考。
科研狗们,每到年中,便会为一件事兴奋激动,那便是Web of Science(WOS)公布的SCI期刊上年度的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 IF)。看到自己的文章涨分了,心里暗喜;跌了,暗自嗟叹—投文章犹如炒股一般。IF的存在有数十年的历史了,当然也存在一些问题。然而当前无论是H Index还是Cite Score,都无法撼动IF的地位。
根据定义,IF的计算是有公式的,那么我们理论上就可以根据WOS公开的引文数据在官方公布IF之前自己计算出某杂志的IF。事实上,根据公式,我们也可以计算某杂志实时的一个IF,看到随时间的一个增长趋势。事实上,上年度的影响因子,基本上在该年二月之后就趋于稳定,从此到公布前只有很小的变动。这里附上利用WOS计算IF的方法:http://www.letpub.com.cn/index.php?page=realtime_if_2017
在这里,iNature提前整理出部分SCI杂志在2019的IF。这里计算的主要是2018年影响因子大于9的杂志,同时加上一些常见的生物医学领域的期刊,共281本。需要指出的是:WOS官方在计算IF的时候,有时候会有一些未知的标准,会导致预测的结果与最终的公布存在细微的差别,一般这个偏差在[94%,106%]范围内,可见差的也不多,所以预测作为参考也是可靠的。
另外,我们为了尽量精准,同时也计算了这些杂志在2016,2017和2018三年的IF,然后和官方公布的IF相比较,找出其平均误差,用于校正2019年的预测。我们敢肯定,我们的结果一定能很大程度match六月中旬的官方结果。
现在,就直接上预测的IF结果:
影响因子预测及变化情况
分析我们的结果,可以得到以下一些有趣的结论:
(1)2019年各杂志IF大体上与2018年持平;
(2)影响因子变化最大的,一般都是综述性的杂志,其中Nature Reviews Materials杂志变化程度达到38%,估计影响因子能达到72,位居CA之后;另外,Nature Reviews Disease Primers的预测的影响因子变化幅度最大,达到了95.51%,从2018年的16到2019预测的31;
(3)来看一些值得关注的杂志IF情况:
巨无霸CA估计还是IF最高,没有杂志可以超越,其达到了222;
Cell 35.795;Nature 42.382;Science 40.150,其中Cell较去年增加了些许,波动较大;
四大顶级医学期刊: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69.230;LANCET,56.892;JAMA,50.002;BMJ,22.670;
几个国内期刊:Cell Research 17.576;Bone Research,15.771;Molecular Plant 10.670;Journal of Molecular Cell Biology 4.576;Protein & Cell 6.823。
(4)计算IF有什么用呢?可以用于投稿选择分析,杂志发展预测等等。其实就跟炒股是差不多的。另外,作为一个杂志社的编辑,他们也会随时关注自己的杂志和竞争对手杂志的IF,才能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下面,我们再次检测一下2016-2017年各个杂志发文数量及引用情况
2016-2017发文数及引用情况
我们发现:
(1)对于这281个杂志而言,发表的Artticle及Review共129996篇文章;发文超过1000篇的杂志,达到28个杂志,其中Nature Communications发文最多,达到了7873,这让人联想到,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文章,价格不菲;其次是PNAS,达到了6448。超过1000篇文章的杂志共28个,其总数达到了70612,占到总发文的54.32%;
(2)综述类的杂志,一般发文量都比较少,最多的是CHEMICAL SOCIETY REVIEWS,发文达到了558,最少的是Living Reviews in Solar Physics,几乎是每个季度发表1篇文章,发文总量只有8篇;
(3)引用总数最多的是Nature Communications,达到了91845,由于文章较多,其预测的影响因子11.67,与2018年的影响因子变化不大;其次是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达到了73488;排在第三的是Nature,是72771,由于Nature是综合性期刊,发文数高达1717篇,最后预测的影响因子是42.38,与2018年持平。
最后,还是要根据六月份Web of Science公布的IF为准,现在是预测的IF,仅供参考。